首页 - 售后 - 品牌营销网站

增量与存量的博弈,将决定企业下一个十年成败(下)

文章出处:本站| 网站编辑:创同盟 | 发表时间:2019-01-13
我要咨询
分享:

上一篇文章中,我们介绍了“增量、存量市场”之间的差异,并就目前互联网市场状态进行了剖析。提出了“企业在下一个十年的成败关键,在于能否在有限的时间窗口中深挖增量市场”。

本篇文章,将继续围绕这个主题,进行进一步举例归纳,并就目前的市场状况,为企业提供互联网发展突围思路。




目前市场上,用户信息接收渠道被巨头把持,企业想要通过互联网引流,来来回回都难以绕开SEM或信息流等付费推广体系。

如果是已经引入网络营销体系多年的企业,相信会深刻的感受到,在近几年的网络营销中,互联网流量价格在不断上涨,企业网络获客成本逐步攀升。

互联网营销


对转型较早的企业来说,多年的网络营销,相信已形成相对完备的运作体系,可以勉力招架流量成本上涨的现象,慢刀子割肉虽然痛苦,但仍有盈利空间。

但是对还未正式开始互联网转型的企业来说,在网络营销体系尚未建立、盈利模式不清晰时,初入局就要为高昂的流量费用买单,在探索可行模式上花费大量的时间、人力成本,如果企业应变能力不足,无法及时建立专业的营销体系,长久的亏损下来。很容易陷入转型失败的困局。此类企业在转型时,或可向如我们创同盟此类专业的营销公司寻求建议,以更快适应市场规则。

互联网营销


有没有办法摆脱眼下的困局呢?创同盟建议企业可从两方面入手:



1.树立危机感,在存量市场中寻求增量空间

所有的市场不存在永久的增量状态,在互联网红利尚未燃烧殆尽之前,我们必须去思考,如何在可能到来的存量市场中,不断挖掘新的增量空间。

诸如小米,典型互联网企业,发展初期号称“不考虑开线下实体店,只会通过网络售卖”,然而随着小米线上销量陷入瓶颈,相继被深耕线下门店的OPPO和vivo赶超,市场份额也一度跌出了全球第五。他们所在的增量市场开始向存量市场转变。

于是,小米开始寻求新的增量空间,决定布局线下实体。也正是作出线下布局战略后,小米重回全球前五手机品牌行列。

当所有人都把精力专注于线上流量的“风口”时,线下流量却在不知不觉间变成了一个“洼地”,储存着数倍于线上的流量。毕竟线上流量已被充分挖掘,无论怎么投放都不会再有爆发式增长。一旦转而深耕线下,这一互联网洼地也就成了新的增长点所在。

又比如电商行业在以阿里巴巴、京东为首的电商巨头包围下,在常人看来,这个行业早变为存量竞争。然而拼多多却敏锐的发觉到了基层人群的购物需求,通过微信入口,以团购、砍价的形式迅猛崛起。

可以看到,其实无论是小米还是拼多多,亦或瑞幸咖啡、每日优鲜,他们的崛起和发展背后,都离不开对消费者的深切洞察。

互联网发展演进过程中,消费者的生活习惯每天都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,企业若能时刻保持危机感,洞察、深挖现代网民需求,相信不难实现企业规划目标。

互联网营销


2.做好每一个营销路径节点,是存量市场竞争关键

众强林立的互联网格局下,企业一时多半难以找到新的增量空间,只能在竞品众多的存量市场中伺机而动。在这样的环境下,流量的重要性格外凸显。可以说,谁掌握了流量,谁就有话语权。

但是当下的市场环境,流量早已被巨头把持瓜分,企业很难靠免费手段获取大面积曝光,SEM/信息流成了众多企业的出路所在。然而伴随着参与者众多,消费者广告意识加强,流量越来越贵,效果也开始不尽人意,要在存量市场上开疆辟土,企业只有一条出路:做好每一个营销路径节点优化。

譬如在进行SEM或信息流广告活动时,有条件的企业,可以组建专门的团队,系统化的进行分工,以更好的提高广告投放效果,从而达到提高广告效果、降低获客成本的目的。唯有一支真正专业的营销队伍,才能帮助企业在存量竞争中做到伺机而动,寻求新的增量空间。

否则,即便有这样的空白市场,想必企业也很难在紧随其后,纷涌而至的竞品保持优势地位。


分享: